在自然语言处理(NLP)领域,模型的参数规模与其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密切相关。本文将对比三种不同规模的大型语言模型(Qwen-14B、Yi-34B、Qwen-72B)在处理高难度文本分类任务中的表现,探讨模型规模与性能之间的关系。
为了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,我们设计了一个多维度的文本分类任务。这个任务基于员工调研反馈,包含以下四个分类维度:
这种多维度的分类任务不仅要求模型具备基本的文本理解能力,还需要在多个层面上进行细致的语义分析和推理。通过这样的设计,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不同规模模型在处理复杂NLP任务时的表现差异。
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LangChain框架构建文本分类任务。我们定义了输出格式、构建了详细的提示词,并使用JsonOutputParser确保模型输出符合预定义的格式。
本实验的文本样本由ChatGPT辅助生成,所有提及的人名均为虚构。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关于利用ChatGPT生成文本样本的方法,请参考上一篇文章《利用大模型提升情感分类任务准确性》,其中提供了相关方法和提示词示例。
Qwen-14B模型展现了几个明显的理解和分类错误:
Yi-34B模型相比Qwen-14B有所改进,但对某些专有名词或新兴词汇仍缺乏理解:
随着模型规模扩大到Qwen-72B,其表现显著提升。在几乎所有测试样本中,模型都展现出优秀的能力,未出现明显错误。
为突显模型间的差异,本次对比中的提示词构建相对简单,含有刻意设计的成分。
实际应用中,有多种调优方法可提升模型表现。经过适当调优,即使14B模型也可在此任务上表现优异。
解决上述模型局限的方法包括: